智慧工地
智慧工地平臺是依托計算機信息、網絡通訊、物聯網、系統集成及云計算技術,通過數據采集、信息動態交互、智能分析。。。
行業現狀
行業背景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
李克強總理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做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的至關重要性。他提出要在“十四五”時期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并加快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等方面的建設水平。
智慧工地一體化管理云平臺(以下簡稱:智慧工地平臺)是依托計算機信息、網絡通訊、物聯網、系統集成及云計算技術,通過數據采集、信息動態交互、智能分析,建立起來的一套集成的項目建設綜合管理系統。實現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規范化,對建設工程的實施過程進行全方位的動態監控管理。
平臺從質量管理、安全管理、項目管理等方面為出發點, 對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各類業務進行集成化的管理,使參與各方清晰標準化的管理控制流程,建立讓工程參與各方能即時溝通和信息共享的工作平臺;加強工程各類控制資料的收集、分類、整理、分析、存儲以及多角度的數據間自動利用;通過視頻技術實現對施工現場的實時監控,加強現場進度、質量、安全管理;物聯網技術實現對施工重點部位,如拌合站生產、預應力張拉、孔道壓漿、路面攤鋪、碾壓質量等實現實時、自動的質量監控和預警,對各試驗室試驗數據及時采集、上傳、分析;提高對高危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如通過隧道人員定位加強人員安全管理;提升業務辦公效率,豐富溝通的手段;加強對項目的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增強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益,有效控制項目投資。
針對不同應用環境同時支持多種終端訪問;同時在項目指揮監控中心開發符合項目具體需求的實時監控系統,多畫面直觀展示各環節、各區域數據信息。
平臺根據不同用戶類型做嚴格的權限控制,以接入平臺各系統數據為基礎,通過整合分析為各層級用戶提供不同維度信息數據展現。 智慧工地一體化管理云平臺真正使工程建設做到“統籌規劃,兼顧長遠;注重實效,指標合理;節約資源,綠色環保;科學組織,安全實施”,是建設品質化工程不可或缺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質量管理 --拌合站生產質量遠程監控系統
系統針對試驗儀器設備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利用網絡通訊等信息化技術,完成試驗過程中試驗數據的第三方后臺采集,并上傳監控平臺,從源頭保證試驗數據的真實性;同時根據試驗檢測標準進行數據分析,實現不合格數據的短信報警。
供監督、業主、監理和工程管理人員使用,及時掌握水泥、混凝土和鋼筋的檢測質量及瀝青各大指標檢測質量。通過網頁就可以查詢、統計、分析各工程項目工地試驗室的試驗檢測數據,實現對工程質量信息及工地試驗室的動態管理。
質量管理 --預應力智能張拉監測系統
質量管理 --孔道壓漿數據采集系統
依托物聯網, 結合現場智能壓漿系統或狀態量監測設備的數據采集功能和數據管理系統平臺于一體,全天候對智能壓漿設備進漿壓力、返漿壓力、注漿數量、保壓時間等數據實時采集,通過網絡實時上傳到服務器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實現壓漿全過程監控。
實時監控灌漿狀態,數據遠程備份存儲、數據資料整理,形成各種工程數據報表?質量分析表、及相關質量曲線等工程圖表,提供現場施工的違規報警、施工進度及質量預警、變形抬動超值預報警等,從而達到灌漿施工的事先預控、事中監控、事后分析管理目標。
質量管理 --路基壓實質量智能管控系統
對壓路機進行改造,通過對安裝了車載感應器的壓路機所發出的信息進行采集和分析,第一時間把壓實質量反饋成簡單易懂的畫面導航信息反饋到壓路機駕駛艙的電子屏幕上,給駕駛員進行智能壓實導航,從而避免了漏壓、過壓等問題的發生。該系統會分別采集和分析反饋壓實軌跡、壓實遍數,振動數據等給駕駛員參考導航,最大化的節省了施工成本的同時又保證了壓實質量,一舉兩得。
同時壓實質量數據實施通過GPRS網絡傳輸至云中心,管理人員隨時隨地可上網查看現場施工情況。
質量管理 --強夯施工智能監測
質量管理 --瀝青指紋識別快速檢測系統
質量管理 --路面施工智慧化管控—基于厘米級定位
路面施工的實時監測主要用于監測拌合站實時生產數據并做存儲、及時短信報警糾偏;監測虛鋪厚度、攤鋪溫度、攤鋪速度、壓實溫度、壓實速度、壓實遍數等并做數據精準展示,以供管理者參考,保證施工工藝的有效管控。
系統分為四大部分:
1.瀝青試驗數據采集監控:采集瀝青試驗數據,上傳服務器,對瀝青實驗過程全方位掌控。
2.混合料生產質量監測: 監測瀝青混合料、水穩混合料的生產過程,實時與設計配合比對比,發現偏差及時短信及網頁報警。
3.混合料運輸監測: 監測混合料運輸過程,對前場及后場帶來極大管理便捷。
4.攤鋪碾壓過程監測:基于高精度定位實時監測攤鋪溫度、速度、厚度與碾壓遍數、溫度、速度。智能壓實導航平板為壓路機操作手實時做壓實導航,避免漏壓情況。同時監測環境,并且做安全施工管控,所有數據實時傳輸云平臺存儲,分析。
質量管理 --隱蔽工程管理
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分別配備隱蔽工程錄像儀,對隧道施工建設工程中的自檢和抽檢影像資料進行照片和視頻的錄制,然后通過終端進行數據的同步傳送。
安全管理 --視頻監控
系統利用視頻監控實現對施工現場實時視頻采集和現場安全通報以及事故遠程處理。
通過對施工現場、拌合站生產過程等重要工程部位、重點作業工序、重大危險源進行過程監控,并利用監控中心進行分類顯示和資料留存。
形成安全問題隨發現隨處理的監管模式,在日常安全監管同時,加強對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與培訓,提升現場的安全管理效率和事故預防的能力。
安全管理 --重大危險源管理
安全管理 --邊坡智能化監測
安全管理 --橋梁全生命周期監測
安全管理 --隧道智能化監測
安全管理 --深基坑能化監測
基坑的開挖是一個動態過程,與之有關的穩定和環境影響也在動態變化中。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對基坑圍護結構及周邊環境進行三維空間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測。施工監測主要目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將監測數據與預測值相比較,判斷前一步施工工藝和施工參數是否符合預期要求,發現可能發生危險的先兆,判斷工程的安全性,以便提前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防止工程破壞事故和環境事故的發生,保證工程順利進行,以確定和調整下一步施工,確保施工安全。
(2)將現場測量的數據、信息及時反饋,以修改和完善設計,使設計達到優質安全、經濟合理,進行信息化施工。
(3)將現場測量的數據與理論預測值比較,用反分析法進行分析計算,使設計更符合實際,便于指導今后的工程建設。
安全管理 --隧道人員管理
安全管理 --有害氣體監測
隧道有害氣體監測系統采用分層結構,整個系統由web發布服務器、現場級工作站、采集箱、終端檢測裝置四部分組成;設備實時監測隧道掌子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數據,在值班室電腦上顯示,并對異常情況自動報警。
安全管理 --隧道監控量測
安全管理 --隧道聲光報警
隧道聲光報警系統安裝于隧道內掌子面處,在緊急及災害情況發生時,洞外人員不能進入隧道,可以使用該系統同值班室人員進行通訊,及時了解隧道內的真實情況,為災害情況的營救了解現場信息,做好營救準備。
安全管理 --安全步距監測
本系統采用毫米波雷達技術,實現隧道內二襯到掌子面安全距離的實時監測,并根據國家隧道施工安全步距標準進行超標預警。
安全管理 --智能安全帽
安全管理 --隧道應急對講
隧道語音對講系統主要實現生產遠程調度、信息及時共享、應急搶險預報提醒和緊急處置的需要。
綜合管理 --智能環境監測
線監測系統、數據顯示分析系統、預警控制系統、噴淋系統、無線傳輸系統、后臺數據處理系統及信息監控管理平臺
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規模較大,跨多地域,且會議事務繁忙,平時根本保證不了項目會議的及時、高效進行,而且每召開一次會議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視頻會議不但可以節省會議開支,還可以讓制定決策會更快,更優化,而且有更多參與者的意見與贊同;無論主管人員在那個分會場,都能在短時間內召集決策,得到更多的意見。提高項目管理效率。
綜合管理 --GIS+BIM應用
實現了多種信息形式的綜合利用,利用三維圖形信息、工程基本信息、工程動態信息的有機結合,對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各項工作進行圖形顯示及文字描述,方便、直觀、形象和全面的反映項目實施的結果。
綜合管理 --形象進度管理